欢迎访问中国纳米行业门户!【登陆】【免费注册】010-82930964 微博 微信     粉享通 | 广告服务 | 中国粉体网
纳米网首页 > 技术资料

微小RNA纳米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研究进展

编号:YYHY007872

篇名:微小RNA纳米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韦晶 韩希思 张承武 吴琼 秦晓飞 李林 余昌敏 黄维

关键词: 微小RNA 递送体系 脂质体 聚合物 无机纳米粒子 基因疗法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柔性电子研究院

摘要: 微小RNA是一种短链的、调节性非编码RNA,约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广泛存在动物、植物及病原微生物中,具有在翻译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是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节器。目前,已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定出1000多个miRNA,超过30%的基因受到miRNA调节。miRNA广泛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过程。研究表明,生物体内miRNA表达水平与神经障碍、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病毒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因此,miRNA已被广泛用作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靶点。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技术调控生物体内miRNA的含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向细胞内递送miRNA或者“反义”核苷酸可以实现对目标miRNA表达水平的调控,从而实现对基因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目前,基于miRNA的治疗方法在癌症、新发传染病和其他疾病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然而,核苷酸链自身的特性,如负电性、易降解,导致其很难跨越细胞膜进入细胞。因此,合理设计纳米递送载体,对提高治疗基因的运载和治疗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新型材料的深入研究,已经报道有多种材料可以作为基因载体并用于细胞内递送miRNA。例如脂质体胶囊,它是利用磷脂双分子层膜所形成的囊泡包裹药物分子而形成的制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从而实现对基因的递送。此外,利用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多种形式的纳米体系,如聚合物纳米颗粒、有机和无机纳米颗粒等已被开发设计成功能性纳米载体,可实现基因药物的靶向递送和智能刺激释放。本文将讨论细胞内miRNA的功能以及调控miRNA含量的方法,归纳纳米体系在递送miRNA治疗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纳米递送体系的设计思路、方法以及作用机制。此外,还将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讨论基于miRNA的疗法在新兴�


最新技术资料:
· 多级孔隙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降噪隔热性能研究 2025.07.31
· 纤维素纳米晶须增强ECC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及机理分析 2025.07.30
· 微波–超声辅助制备α-CaSO4·0.5H2O纳米晶须用于油水分离 2025.07.30
· 陶瓷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孔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2025.07.25
· 双相陶瓷纳米纤维海绵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 2025.07.23
· 基于纳米骨架和人工隔膜形貌优化下固态电池锂枝晶生长的相场法研究 2025.07.10
图片新闻

南木纳米邀您出席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

蜂鸟声共振技术,短时间突破微米纳米材料混

百特四大新品高能来袭,动态图像+激光+纳

寻找“国产好粉材”之湖北汇富纳米气相二氧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