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而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纳米技术已逐步成为交叉性、引领性和支撑性的前沿研究领域,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纳米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研究,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纳米领域的院士。
白春礼院士
白春礼,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201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 曾获国际化工协会授予的国际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钱逸泰院士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05年起任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在国内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和超导材料制备,编著了教材《结晶化学导论》。纳米材料研究方面,钱逸泰将溶剂热合成技术发展成一种重要的固体合成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有机相中的无机合成化学,实现了一系列新的有机相无机反应。大大降低了非氧化物纳米结晶材料的合成温度;将γ射线辐照法,发展为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发展了复合溶剂热方法,可控生长纳米结构。编著了教材《结晶化学导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范守善院士
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长期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在碳纳米管的控制合成和生长机理研究方面制备出碳纳米管阵列、连续碳纳米管线,并用于构筑宏观尺度的碳纳米管结构。利用碳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揭示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发展出了几种制备一维半导体纳米线及其阵列的新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线。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出一系列氧化物、氮化物和高温超导薄膜材料。从实验上观测到磁通线穿透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路径,这一结果对研究高温超导机理和提高临界电流有重要意义。
卢柯院士
材料科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等研究。发展了一种制备无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属纳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系统研究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结构稳定性,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性能,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深入研究了非晶态合金的晶化微观机制和纳米晶体的熔化行为及过热机制,建立了过热晶体熔化的动力学极限理论,并获得了金属纳米薄膜的稳定过热。发展了利用表面机械变形处理实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新技术,并大幅度降低了铁的表面氮化温度。
解思深院士
物理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研成就: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及物理性质的研究,对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作了系统的研究发明了可控制多层碳管直径的定向生长方法,制备出离散分布、高密度和高纯度的定向碳管列阵对多层碳管的拉伸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碳管的三阶拉曼谱、三阶光学非线性效应发现多层碳纳米管的声子谱具有平方结构首先用连续介质弹性理论得到碳管的弹性自由能表达式和碳管的平衡形状方程及可能的形状,在超导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作出重要贡献。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述汤院士
材料化学和物理专家。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长期致力于金刚石、纳米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在金刚石研究方面,开展了硅衬底上金刚石成核、生长及异质外延的机理研究,提出了制备高质量外延金刚石薄膜的方法,用含烃的低能离子束在硅衬底上直接生长出异质外延的立方金刚石纳米晶,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并用于制备其它超硬薄膜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发展出一种高产率制备硅纳米线的新方法,提出了氧化物辅助生长的机制,并将此方法推广到合成其它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线,得到量子效应导致硅纳米线能隙展宽的实验证据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中,提出用电偶层的概念解释金属/有机界面能带的突变,用嵌入无机层和修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方法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高温NPB”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新方法。
江雷院士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模板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电纺丝法等多种有实用价值的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赵东元院士
物理化学家。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沸石分子筛、纳米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和在催化、电池、水处理等能源方向应用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合成了19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FDU介孔分子筛;提出有机-有机组装路线,将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扩展到有机高分子组成体系;提出了“酸碱对理论”、“界面组装理论”,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以及多功能、壳核结构介孔材料。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TWAS - Lenovo Prize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联想科学奖(2016),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化学奖(2008),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国际介观结构协会IMMA成就奖(2008),中国分子筛协会终生成就奖(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4)等多项奖励。2014年被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列为2014年度全球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之一。现任国际刊物ACS Central Science编辑,曾任英国皇家化学会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主编(Editor-in-Chief),十几种国际重要刊物的编委、顾问编委。
刘忠范院士
刘忠范,物理化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科研成就: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纳米化学研究,在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方法研究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和引领性的工作,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纳米碳材料研究团队之一。近年来在石墨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发明了超级石墨烯玻璃、超级石墨烯光纤、超洁净石墨烯、标号石墨烯、石墨烯的光化学能带工程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技术,推动了石墨烯领域的快速发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和2017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等奖励。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中国粉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