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人才缺乏,工业落后成为制约当地科技经济发展的瓶颈。1977年,吴澜尔从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投身微纳米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制备、工业固废循环利用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吴澜尔现为北方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省部共建“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民委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奖获得者。
粉体材料领域专家、北方民族大学吴澜尔教授
20多年来,吴澜尔和她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服务宁夏经济发展。主持并完成“863”计划课题, “973”前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目前在研“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等课题多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获宁夏优秀论文奖四项。申请多项专利,已经获得授权四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针对宁夏地区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吴澜尔竭尽所能为国外专家和国内其他单位人才来重点实验室工作创造条件,聘请了三位国外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平均每年邀请7~10名国内外专家举办讲座与开展合作研究。同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和出国进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团队现有骨干科研人员23名,其中博士10名,硕士13名,8名博士在读,骨干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主持人。人才创新团队的不断壮大,提升了北方民族大学材料学院的学术地位,材料试验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人事部联合批准为首批六个材料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10年在没有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北方民族大学被破格批准,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
吴澜尔立足宁夏产业实际,发挥当地资源,完成的“碳化硅超细微粉研究”和“碳化硅高技术陶瓷制备技术研究”实现了碳化硅陶瓷烧结粉体和陶瓷的国产化,性能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的指标。目前这一技术成果已成功实现3项技术转让,项目转让合同金额超百万元,已形成年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能力。这一成果大幅提升了宁夏碳化硅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值,使得原来每吨只有数千元的碳化硅初级原料附加值获得大幅提升,成为每吨数百万元的高技术陶瓷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成为我国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化的典范。
针对资源环境问题,吴澜尔承担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镁渣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合作研究”,为宁夏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持。开发出的金属镁冶炼无氟矿化剂,在不增加成本,不改变工艺的情况下解决了金属镁冶炼废渣粉尘飞扬污染环境的问题,降低了有害有毒废渣的排放,促进了镁生产的节能减排,实现了循环生产。
吴澜尔表示,将继续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需求,拓展陶瓷材料领域的研究,同时围绕金属冶炼工业固废的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与世界一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稳定长期合作,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肖延胜 牛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