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发现氧化锌纳米颗粒杀菌分子机理
2011/05/19 点击 4147 次
最近,美国微生物学会的重要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EM) 发表了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史贤明教授研究团队同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Eastern Regional Research Center, USDA)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题目为《ZnO纳米颗粒对空肠弯曲杆菌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研究》(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against Campylobacter jejuni),第一作者是史贤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谢艳萍。
空肠弯曲杆菌是经常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该研究发现ZnO纳米颗粒对空肠弯曲杆菌具有高效杀菌作用,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论述了氧化锌纳米颗粒抗菌机理可能是由于产生过氧化物而出现的氧化反应杀菌作用,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到空肠弯曲杆菌经过ZnO纳米颗粒处理后的细胞形态由杆状变成了球状,细胞膜受到了明显损伤,导致细胞死亡。这一成果揭示了ZnO纳米颗粒杀菌的分子机理,对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要发现发表后,在短短两个月内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美国微生物学会通过筛选将它列入了journal highlights,在今年五月的微生物新闻登出;在即将召开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该论文将应邀在显著场合予以展示。
该论文是史贤明教授研究团队在AEM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第一篇于2008年发表,题目为“An ABC transporter exports a signal molecule that negatively regulates biofilm formation in Listeria monocytogenes”,同样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2009年,史贤明教授受邀在食品科学顶级刊物《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撰写了题为“Biofilm formation and food safety in food industries”的综述论文,发表于该期刊第20卷。史贤明教授团队关于单增李斯特菌菌膜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助。
史贤明教授团队于2005年开始同美国东部研究中心合作,双方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合作研究,2008年成立了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2011年2月中国科技部和美国农业部两国副部长为该中心授牌。史贤明教授已有五名研究生被送往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的美方合作伙伴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美方也于去年送来两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在史贤明教授实验室接受了三个月的联合培养。这一国家级的国际合作平台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